制造強國 佛山探路——“中國制造2025對話世界新工業革命”跨國大調研今日啟動
發布時間:2015-12-09
一件大事即將上演——
12月8日,一場跨國大行動正式啟動。
橫跨三大洲五個國家,佛山制造對標世界強國。
佛山眼光看世界,世界思維看佛山,與強國坐而論道!
制造強國,佛山探路。今日上午,由佛山市人民政府、南方報業傳媒集團主辦,佛山市經濟和信息化局、南方日報社承辦,華制智能制造技術有限公司協辦的“中國制造2025對話世界新工業革命”跨國大調研啟動暨佛山市推進“中國制造2025”聯盟發起儀式在中德工業服務區中歐中心隆重舉行。
佛山市市長魯毅、副市長黃喜忠、南方報業傳媒集團總編輯、南方日報社社長張東明出席儀式現場。此外,佛山市政府相關職能部門領導、五區政府分管領導,佛山市推進“中國制造2025”示范創建企業負責人及代表,佛山制造業企業代表和各大商協會代表及各大媒體記者約300人參加了此次活動。
制造業是國民經濟的主體,是立國之本、興國之器、強國之基。實施中國制造2025,加快建設制造強國,是推動中國經濟轉型的戰略選擇。
放眼全球,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制造業深度融合,正在引發影響深遠的產業變革,形成新的生產方式、產業形態、商業模式和經濟增長點。各國都在加大科技創新力度,推動三維(3D)打印、移動互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生物工程、新能源、新材料等領域取得新突破。
自2008國際金融危機以來,美國就提出“再工業化”戰略,啟動“先進制造伙伴計劃”,瞄準高端制造領域,通過實施制造智能化,引導各大型企業把生產基地重新搬回美國,讓美國回歸實體經濟。同時,受歐債危機影響,歐盟區成員國在緊迫形勢下提出“新工業革命”理念,強調技術創新、結構改革,大力推進機器人、數字技術、先進材料、可循環能源等新興產業。制造業強國德國更直接提出“工業4.0”概念,引領全球實體經濟發展新浪潮。
回望中國,新工業革命正對我國新一輪發展帶來巨大挑戰。對此,國務院于5月8日發布《中國制造2025》計劃,提出以促進制造業創新發展為主題,實現制造業由大變強的歷史跨越。
中國制造看廣東,廣東制造繞不開佛山。作為制造業大市,佛山坐擁2萬億工業總產值,擁有強大制造業基礎和改革創新土壤,無論是經濟數據還是發展內涵,在國內城市中均具有樣本意義和領先地位。今年,省委書記胡春華考察佛山時強調,佛山要在珠江西岸先進裝備制造產業帶建設中發揮龍頭作用,推動智能制造、機器人、環保設備等重點領域裝備制造業發展。
因應形勢變化,佛山提出在“十三五”要爭當中國制造業的一線城市,成為傳統產業轉型升級的典范城市的新思考。為深入了解世界新工業革命的最新發展態勢,以全球視野啟迪中國制造發展,佛山市人民政府與南方報業傳媒集團聯合開展“制造強國、佛山探路”跨國大調研活動,由南方日報記者、企業家代表、智庫專家等共同組成的“制造強國、佛山探路”跨國調研團隊,走讀世界新工業革命現場,問策佛山制造。
▲南方報業傳媒集團總編輯、南方日報社社長張東明
▲佛山市市長魯毅致辭
為使本次跨國大調研活動更具針對性,更加切合佛山及各區發展實際,調研組邀請劉悅倫書記、魯毅市長、市經信局、五區、佛山2家骨干企業,結合“制造強國、佛山探路”跨國大調研活動主題專門提出問題,共同組成“佛山之問”。
▲(左)佛山市副市長黃喜忠 (右)南方日報佛山新聞部主任何又華
在跨國調研活動儀式現場,佛山市副市長黃喜忠把“佛山之問”交給南方日報跨國調研團隊。調研團隊將帶著這些議題,在接下來的兩個多月,橫跨三大洲、走進美國、德國、日本、以色列、瑞士五大世界制造強國,帶回世界新工業革命最前沿的精彩內容。
據悉,在跨國大調研行動結束以后,主辦方還將舉辦“制造強國、佛山探路”招商引智大會。
在啟動儀式之前,佛山市首次發布“中國制造2025”示范創建企業名單。首批示范創建企業一共50家,全部來自于佛山產業經濟發展的各個領域。佛山企業代表還在現場發布《佛山市推進“中國制造2025”示范創建企業宣言》。宣言提出,作為中國制造的一份子,佛山市推進“中國制造2025”示范創建企業將堅持創新主體意識、開拓國際合作視野、發揚協同共享精神、發揮示范帶動作用,與佛山制造廣大企業一起,合力推進“中國制造2025”。
▲“中國制造2025”聯盟發起單位代表共同為聯盟揭牌
同時,為推進佛山制造的轉型發展,由研究機構、龍頭企業、知名媒體和智庫機構等共同發起佛山市推進“中國制造2025”聯盟。該聯盟將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促進產學研用相結合,共同推動傳統企業轉型升級、推動佛山制造向智能制造轉型。
▲“制造強國 佛山探路”活動啟動儀式
儀式結束后,為進一步幫助企業把握新工業工業的時代趨勢,主辦單位還邀請了工業和信息化部國際經濟技術合作中心主任龔曉峰、暢銷書《工業4.0:正在發生的未來》作者、華制智能董事長夏妍娜女士在現場發表主題演講,與佛山廣大制造業企業共同研判中國制造業突圍發展的未來走向。
▲工業和信息化部國際經濟技術合作中心主任龔曉峰
龔曉峰主任發表了題為《從資源稟賦看佛山智能制造突圍方向》的講話。他指出,新的科技革命催生了新的產業革命,影響著企業和國家的興衰。每一次信息通信技術的重大創新都會為制造業帶來新的變革,這一次可能是互聯網引領的產業變革,它將推動制造業智能化、網絡化。在新常態下,中國經濟要從要素驅動、投資驅動轉向創新驅動。佛山應結合當地實際,因地制宜,找到合適的轉型發展路徑。
接下來,夏妍娜女士發表了主題為《全球視野下的工業4.0和中國制造2025》的演講。
▲華制智能董事長夏妍娜
夏妍娜女士談到,互聯網與工業的融合即將帶來新一輪全球工業革命,主要工業國家都提出了自己的設想,如美國的工業互聯網、德國工業4.0,我國也于今年5月推出了中國制造2025戰略,三者都指向了智能制造。
她進一步指出,作為一個廣義的概念,“智能制造”包含有5個方面,即產品智能化、生產方式智能化、裝備智能化、管理智能化、服務智能化。實現智能制造,需要經歷信息孤島、產供銷集成、制造業全價值鏈、物聯網直至最終的工業4.0階段,華制智能預計工業4.0需要30-50年時間發展演進。
夏妍娜女士在演講的尾聲談到,15年前,馬云看到了消費互聯網的發展圖景,成就了今天的阿里巴巴。今天,產業互聯網的風口已經來臨,誰,將成為下一個馬云,成為下一個BAT?正如《失控》的作者凱文·凱利所言:未來20年顛覆性技術還沒出現,所以,你為時不晚!
本次大會隨著夏妍娜女士精彩演講的結束而圓滿落幕,接下來,由南方日報記者、企業家代表組成的40人調研組,將帶著佛山邁向“中國制造業一線城市”的祈盼,前往德國、美國、日本、以色列、瑞士五個國家,走向全球新工業革命一線現場,通過對標世界制造業強國,為佛山制造業轉型突圍找尋路徑、尋求對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