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機器人與3D打印”備受關注,工業4.0與中國制造2025全球年會分論壇二精彩呈現
發布時間:2015-09-19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 王田苗
在“工業機器人與3D打印”分論壇上,國家科技部“十二五”服務機器人重點專項專家組長、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王田苗教授分享了他對服務機器人發展的思考成果。他提出,智能制造將推動新型產業形成和傳統產業轉型升級,而機器人是改變世界的顛覆性技術,機器人產業是智能制造的重要基礎之一,具有廣闊的市場發展空間,得到各國政府的高度重視,納入迎接新工業革命的國家戰略。受中國制造轉型和中國經濟結構調整、人工成本升高和人口紅利消失、產品可靠性制造與品質提升、機器人應用成本降低、戰略新興產業培育發展等五大需求因素影響,中國機器人市場存在長期剛性需求,快速發展的臨界點已經到來。
3D打印在新全球時代背景下的角色與機遇
中國3D打印技術產業聯盟副理事長 段宣明
中國3D打印技術產業聯盟副理事長段宣明先生詳細分析了3D打印在新全球時代背景下的角色與機遇。他提出,3D打印是一項顛覆性的技術,它和其他技術如傳感技術、機器人等結合中一起,將為制造業帶來新的革命。3D打印技術還有許多技術問題要解決,而且商業模式的創新也需要我們進一步去開拓。3D打印將在智能制造中發揮核心作用,3D打印具有的社會化和定制化制造特征,可能會顛覆現在的生產模式。
工業4.0智造企業“機聯網云服務”思路
“推進機器聯網,重點是機床、大型設備的聯網。要加強技術創新,中國制造的核心技術還是比較缺乏的,因此做技術創新、標準化很重要。網絡安全、信息安全、數據安全,這也是要做的?!敝袊斯ぶ悄軐W會基礎委員會常務委員陳志成先生就工業企業如何發展機聯網和機聯網云服務進行了深刻的講解。
金屬3D打印如何助力我國航空航天產業
西安鉑力特激光成形技術有限公司總經理薛蕾從我國航空航天產業出發,分析了金屬3D打印在其中扮演的重要角色。他在演講中說到,很多人都說3D打印會取代傳統技術,但其實沒有這么簡單,3D打印只是一種新的技術,對原有加工企業來講是一個補充,跟原有的技術加工是一個配合。
以機器人為核心的智能物流系統
沈陽新松機器人高端裝備與3D打印技術事業部總經理劉長勇先生從數字化車間的組成探討了智能物流的作用,產品設計的數字化、管理的數字化、生產過程的數字化與制造裝備的數字化都離不開智能物流。數字化車間的目標是提高生產制造的水平和質量,實現自動、實時地收集現場的生產信息,從這個目標來看,也離不開智能物流。因此說智能化物流管控或者說以機械為中心的智能物流是現在發展的必然趨勢。
如何精準構助柔性化智能裝備生產線
廣州瑞松科技有限公司執行副總裁劉爾彬結合案例分享了精確構筑柔性化智能裝備生產線的經驗:包括自適應生產流程與協同機器人工作系統;車身信息數字化讀取,無極柔性切換,達到柔性化生產與自動化生產相結合;底飛濺焊技術,焊接過程中信息采集、反饋、優化;實現整個電梯層門在折彎后取件、定位、點焊、碼垛、出料工序的完全自動化;融入智能識別與控制技術的高精確度、高可靠性、多品種、小批量柔性生產線;與國際市場接軌的標準化、模塊化設計與制造等等內容。
智能機器人如何演繹“工業4.0”
上海新時達機器人有限公司劉碩先生就“智能機器人如何演繹‘工業4.0’”這一主題分享了自己的觀點。他提出,在工業4.0三大主題中,無論上智能物流、智能生產還是智能工廠,都離不開機器人在工業4.0中的應用,在工業4.0中,機器人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環節。在生產過程中,需要機器人將生產線連接;在物流過程當中,所有的環節都需要機器人的參與。
圓桌對話:“機器換人”所帶來的科技革命
為更深入地探討工業機器人與3D打印如何助力中國制造業的騰飛,分論壇二精心設置了以“‘機器換人’所帶來的科技革命”為主題的圓桌對話。演講嘉賓們暢所欲言,紛紛表達了自己獨到的見解,進行了思想上的碰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