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諾威工博會閉幕,華制智能感知工業4.0趨勢并與中國企業家共聚“中國之夜”
發布時間:2017-05-03
漢諾威工博會閉幕,華制智能感知工業4.0趨勢并與中國企業家共聚“中國之夜”
導言:當地時間4月28日,以“產業集成-創造價值”為主題的 2017德國漢諾威工業博覽會落下帷幕。自24日開幕,為期5天的漢諾威工博會匯聚來自全球70個國家和地區的6500家參展商,吸引22.5萬人次參展。展會期間,華制智能再次走進漢諾威,感知工業技術前沿趨勢,并于當地時間4月25日晚,與來自中國的80位投資家和企業家共聚“中國之夜”,共話工業未來與全球合作。
感知未來,工業云與人機協作是趨勢
數字化進程加速新技術融合與集成,如何更好地實現數字化生產是全球工業企業面臨的共同問題。本屆工博會集中展示了500余項工業4.0應用,華制智能于展會期間深刻感受到工業4.0已從探索價值走向創造價值,并感知“云平臺解決方案”與“人機協作的智能工廠”將是工業4.0未來最主要的趨勢。
本屆展會中,知名公司之間圍繞“工業云”展開的合作令人矚目。西門子在此次展會上隆重推出基于云的開放式物聯網操作系統——MindSphere,并攜Atos,Microsoft,Accenture,evosoft等各種合作伙伴、app和互聯技術,展示了約50種App; Rockwell作為微軟、思科的合作伙伴出席,其工業軟件與工業自動化產品與Microsoft的管理軟件、云形成優勢互補,共同構建數字化生態;華為攜手GE聯合發布基于工業云的工業預測性維護解決方案,將GE的工業互聯網云平臺Predix和華為邊緣計算物聯網EC-IoT方案進行無縫融合。
智能工廠中人作為工業4.0的重點展開方向之一,一直備受矚目。本屆工博會人機協作機器人成為亮點,趨勢顯示,未來工廠將并非無人工廠,而是工人在生產中轉變角色,通過與機器人合作完成生產。博世設計的操作臺安裝有RFID,不但能識別操作員是否準確到達工位,還能根據操作員的身高調整并記憶操作臺的高低;KUKA“智能工廠”將自動化設備整合,展示了柔性、快速、智能的生產過程,并與觀眾互動。通過現場制作個性化禮品展現了如何在今天借助數字化聯網的生產流程生產出高度個性化的產品。
深度參與,與知名投資機構及企業共聚“中國之夜”
世界各國在相同時間、不同領域均在思考和探索互聯網時代的工業變革之路,中國也不例外。今年展會上,1200余家中國企業攜先進制造裝備、方案和平臺亮相,約9000中國參觀者參展,華制智能認為,金融資本和科學技術合力將進一步推動中國對全球工業變革的深度參與。
當地時間4月25日晚間,華制智能與來自中國的80位投資家和企業家匯聚于工業4.0發端之地,共話工業4.0前沿趨勢,共謀工業4.0未來。當晚,諸多國內知名投資機構及企業高管發表精彩演講。
華制智能董事長夏妍娜女士發表“智能制造的全球對標、底層邏輯、實施路徑和推進方法”的主題演講。她指出,在“軟件和硬件急速融合”的時代,我們應用前沿認知和未來技術反觀過去、整理當前、布局未來,以更加成熟的姿態展示中國、對話世界。
深耕工業4.0,縱深布局智能制造
全球化的視野,國際化的能力,認識世界角度的不同,決定了認知和洞見的不同。作為全球化的智能制造解決方案提供商和系統集成商,華制智能深耕工業4.0多年,秉承“全球資源嫁接中國制造”的核心理念,在德國慕尼黑、多特蒙德、日本東京、名古屋、美國硅谷等設立了8個海外辦公室和研究機構,希望在“德國工業4.0、美國工業互聯網和中國制造2025”三大標準體系融合的過程中,扮演“全球連接器”的關鍵角色。
面對以智能制造為核心的全球新一輪工業革命,華制智能縱深布局,擁有自主研發的智能制造集成解決方案平臺、智能工廠系統、智能物流系統、智能制造實驗室系統、工業物聯網平臺等產品,能為中國大中型制造業企業提供智能制造頂層設計與規劃、智能制造項目總集成、IT規劃與實施、新工廠建設規劃、工藝改進與自動化改造等服務。
作為國內工業4.0和中國制造2025的先行者,華制智能一直致力于“用世界級智慧推動中國經濟騰飛,讓中國制造在全球更受尊敬”。無論是考察歷屆漢諾威工博會,還是深度參與產投一體的中國之夜,都是華制智能腳踏實地仰望星空邁出的堅實步伐!